來源:管理案例與教學創新研究中心 發布時間:2023-11-14
11月6日,微案例標準及開發規范研討會舉行。教育部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發展中心專業學位處副處長鐘艷,專業學位處項目主管、中國專業學位案例中心副主任趙瑾茹,中國人民大學研究生院專業學位培養與管理辦公室主任張楠迪揚,中國人民大學商學院院長、黨委副書記易靖韜,中國人民大學商學院副書記宋華,中國人民大學商學院案例中心主任、中國社會科學案例中心副主任徐京悅,以及來自清華大學、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北京理工大學、中國政法大學、大連理工大學、復旦大學、中歐國際工商學院、同濟大學、上海立信會計金融學院、華東理工大學、中山大學、江西財經大學、湖南大學、西南科技大學、山東財經大學、蘭州交通大學等高校專家學者們出席研討會。會議由宋華主持。
會議合影
鐘艷首先對在座專家學者們對案例事業的傾情投入和對學位中心的支持表示感謝。案例標準建設非常聚焦,但影響深遠、意義重大。近年來,案例成為教學科研實踐的一個重要載體,在推動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研究范式變革和實踐創新發展等方面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睹嫦?035高校哲學社會科學高質量發展行動計劃》中明確提出,要加快構建中國特色高質量案例標準,為我們開展中國特色的案例話語體系建設提出了更高、更新和更實的要求,我們必須拿出,也是時候拿出一套既有中國特色、又融通國際的案例建設與評價體系。學位中心對案例標準研究工作有幾點期待:一是提高站位,標準研究應該根據中國實踐彰顯中國特色,從打造中國品牌的高度出發,堅持建、評、用三位一體,構建既服務管理者、建設者、使用者等多角色,又具有整體性、融合性和層次性的案例建設與評價標準體系。二是找準定位,標準研究應該以高質量案例開發的基礎、為高水平案例教材提供素材、為高規格案例遴選提供依據為目標,堅持高水平和高要求。三是落實到位,標準研究應從服務教學使用的角度出發,講清講實,案例開發的底層邏輯、內在機理和關鍵要素,形成能用、適用、好用的案例畫像。
張楠迪揚首先對參與此次微案例標準和開發規范的專家學者們表示熱烈的歡迎和衷心的感謝。微案例標準和開發規范的制定是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事情,因為從課堂使用效果來看,微案例很受學生的歡迎,值得開發和推廣。微案例雖然篇幅短,開發難度卻一點也不比大案例低,因此標準和開發規范的制定更有利于指導教師開發好微案例。張楠迪揚介紹了中國人民大學近幾年為提升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的培養質量和教學質量而做的改革和創新工作,特別介紹了兩個案例相關的工作,一是從2015年開始在全校實施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教學案例支持計劃,目前已經累計支持原創案例近400篇;二是從2015年開始創辦的全國性跨學科案例論壇,在教育部學位中心指導下,每年和不同的教指委合作,至今已經舉辦8屆,每屆論壇都受到了兄弟院校的極大關注,參與人數越來越多。未來,中國人民大學愿意與兄弟院校一起繼續共同努力來推進案例事業的發展。
易靖韜首先感謝教育部學位中心的信任,將微案例標準和開發規范的制定這項重要工作交給商學院教師,并感謝來自其他兄弟院校的專家學者們共同參與進來。人大商學院很早就重視案例開發和案例教學工作,例如每年派出教師參加哈佛案例培訓、設立案例中心、建設高質量原創案例庫、創立管理案例與質性研究論壇等等。一直以來也特別重視案例形式的創新,在傳統哈佛式案例的基礎上,發展出微案例、粗案例、多媒體案例和跨學科案例等,并將這些案例用于教學創新,開展全案例教學和整合課教學等。此次研討會作為一個契機,將過去的探索和經驗進行總結和提煉,形成高質量的標準,指導未來案例事業向更高的目標發展。
研討會《中國專業學位案例中心微案例收錄規范及入庫評審標準》匯報環節,徐京悅作為此次標準制定專家組的主要成員,介紹了《微案例收錄規范及入庫評審標準》的制定背景、制定過程,以及目前已經形成的草案。草案主要包括《中國專業學位案例中心微文本案例入庫收錄規范》和《中國專業學位案例中心微文本案例評審標準》兩個部分,對微文本案例的界定、類型、基本要求、形式要求、內容規范、評審標準等進行了詳細的描述。
匯報結束后,與會專家學者對標準和規范開展熱烈的討論。清華大學公管學院案例中心主任慕玲、復旦大學商業知識發展與傳播中心主任張春依、中國政法大學副教授慕鳳麗、中山大學副教授梁劍平、西南科技大學教授何波、西南科技大學研究員張宏亮、北京理工大學副教授易瑾超、同濟大學教授李清海、湖南大學教授朱國瑋、蘭州交通大學副教授宋結焱、山東財經大學教授劉素積極參與研討。
嘉賓致辭及匯報
當天下午,微案例開發與教學經驗分享專場由中國人民大學商學院教授謝莉娟主持。
江西財經大學工商管理學院院長胡海波為與會專家帶來題為《微案例開發:底層邏輯與可行路徑》主題演講。胡海波通過對2023年獲獎的44篇百優微案例進行分析,指出好的微案例應具有三要素:“一組足夠開展決策的信息、一個具體的理論知識點、一個清晰的決策問題”。胡海波進一步介紹了決策型微案例的三種寫作路徑和描述型微案例的兩種寫作路徑。最后指出,微案例開發的難題在于“字數受限,但要決策情境完整”。
大連理工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教授林海芬發表《微案例的選題及撰寫要點》主題演講。林海芬在案例研究和案例教學方面成果豐碩,首先從作者的角度介紹了微案例的開發方法、大連理工大學經濟管理學院以集體方式進入企業的組織形式,和微案例撰寫過程中的要點。其次,以自己開發的三篇微案例為例,分享了微案例選題和謀篇布局的經驗。最后,從提高案例使用率的角度,建議微案例作者在標題中明確指出案例主題。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教授鄒艷發表《微案例開發經驗分享——以國網湖州案例為例》主題演講。鄒艷以國網湖州案例為例,說明了企業實踐、教學需求與理論知識點之間的匹配。進一步闡述了國網湖州案例教學知識點及分析思路的設計過程、案例正文的對應結構和詳略安排、案例正文附錄的內容,以及課堂教學安排。鄒艷表示“微案例真的很難寫”,存在“詳與簡、淺與深、知與思”之間的困惑,并指出全面和深入的教學筆記在微案例教學應用中十分重要。
徐京悅為與會嘉賓帶來《微案例的開發及應用——人大商學院的探索》主題演講。徐京悅介紹了人大商學院案例中心的定位、在微案例方面的探索、在促進學院案例開發氛圍過程中的挑戰、微案例的適用性及其與長案例的對比。以《海爾自革命》、《通鋼悲劇》、《小藍單車興衰記》、《苗寨里的依文》、《山水伙伴》五個微案例為例,說明微案例的開發方法和理論視角選擇,以及微案例整體開發質量和標準的逐年提升。徐京悅提出,微案例的形式可以繼續探討,“從課堂使用角度看,微案例配上短視頻將是更理想的案例形式”。
主題演講結束后,與會專家進入問答與交流環節。
徐京悅進行總結,微案例標準制定最核心的問題,是明確微案例如何定位,其存在的價值是什么;標準的制定,要從用戶、從使用效果的角度出發。徐京悅感謝各位與會專家的熱烈討論,強調對微案例標準的討論是不設限的,目的是群策群力,使微案例標準能更好地服務于案例開發和教學。
主題分享環節
人大商學院新聞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未注明其他出處的作品,版權均屬于人大商學院,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人大商學院”。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其他來源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對其負責。
③ 有關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與本網聯系。
※ 聯系方式:中國人民大學商學院宣傳信息事務辦公室 郵箱:media@rmbs.ruc.edu.cn